在2026年世界杯的征途上,中国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赛结果,虽然比分上看起来是0比1的差距,但相较于三年前的河内惨案,这一次的失利更是以一种更为窝囊的方式出现,中国队在美加墨世预赛上提前出局,彻底失去了进军2026年世界杯的资格。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于中国男足国字号球队来说,本年度三支队伍全部以失败告终,不光彩的历史再次被书写。
再考虑到沪上双雄在亚冠的惨败,导致中超联赛的亚冠席位已经退居泰超之后,这样的四大败绩仿佛给了中国足球四大耳光。这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所谓的2025足球大年,其实依旧是中国足球的灾年。
在无缘卡塔尔世界杯之后,中国足球经历了一系列的洗牌,从上至下、从里到外。尽管国人对于这项事业的急速反弹抱有期待,但现实却一次次让我们失望。从安东尼奥带领的03国青队只差一步到阿根廷,到99国字号历史性地重返亚运会8强,我们曾看到中国足球复兴的希望,但那一切仿佛都是昙花一现。一旦到了世预赛、亚冠这样的大赛舞台,中国足球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在国青、国少以及申花、海港等队伍相继折戟后,国家队在世预赛的出局似乎也在预料之中。甚至在出征前,球队内部就已感觉到困难重重。然而,客观来讲,伊万并没有把中国队带到一败涂地的境遇。他曾给予我们连胜印尼、巴林的幸福和满足,也曾让中国队重新燃起入围附加赛的希望。
然而,如今再去讨论战术用人、阵型打法等问题已经脱离了问题的本质。当各级国字号队伍以及俱乐部在各种外战中屡屡失利,当中国足球依旧如扶不起的阿斗般年复一年堕落时,我们首先需要反思和检讨的是:在经历标志性的河内惨败后,中国足球是否重新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这次失利后,外界将年轻化视为伊万的政绩之一,认为国家队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更像是中国足球现状惨淡的一种无力写照。在面对印尼的比赛中,当球队上半场就以一球落后陷入绝境时,伊万却将重任交给一位还未满20岁、国际A级赛经验为零的小将。这种做法极度违背了足球规律。而从刘诚宇出场后的表现来看,他也不足以承担起世预赛生死战的重任。
这样的窘境绝非国足一家之过。在后疫情时代,中国足协针对职业联赛和国字号建设做出了很多尝试并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然而事实却证明,所谓的新政并没有把中国足球拉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反而制造了很多乱象。比如在一些国家队中,一些在联赛中踢不上球的球员反而能够司职主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荒谬。
然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外界还对中国足球的新人辈出感到兴奋。但实际上,如今中超竞技水平已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以致于在亚冠联赛中屡屡惨败。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数年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建设中,中超联赛所承载的功能将逐渐向青年联赛靠近。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如今在各级国字号全线溃败、国家队再次无缘世界杯之后,中国足球与国际化前沿舞台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好奇的是,在一声叹息后,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还能再做点什么?中国足球什么时候才可以走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作者王晓瑞于雅加达发稿于体坛加app。本文原载于体坛加app。《足球周刊》第916期现货热销中,《武汉女足亚冠冠军》封面特别版现货热销;第915期《巴萨西甲冠军》封面特别版和第914期《英超冠军利物浦》封面特辑也在热销之中。同时感谢广大读者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图片来源网络。《足球周刊》将持续关注中国及世界足坛动态并为大家带来最新报道与深度分析。